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首页>专业论文

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24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内许多企业在海外开展投资建设业务。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对项目建设、运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国际项目环境特殊,特种设备日常管理和安全管理难度较大,需要寻求创新的管理模式。结合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的实践经验,本文介绍了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及创新应用情况,可供电力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借鉴。

     关键词:国际项目  特种设备  管理体系  建立  实施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走出去”、“一带一路”及互联互通战略的深入实施,大型国有企业国际投资业务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电力能源行业为国际投资的重点领域。集团化的国际电力投资项目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国别市场较多;二是项目类型较多;三是特许经营期较长。

     针对多国别、多类型、长运营期的特点,如何规范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的使用与管理,校核特种设备性能指标,保证特种设备安全,已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实际工作中也出现过不少血的教训与失误。在国际项目开展特种设备管理,需融合项目所在国实际情况,目前尚无通用的成熟经验与统一的标准规范可供参考。现结合所在企业国际工程与投资业务的实施情况,对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体会做一些总结。

     二、国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发展历程

     我国是世界上特种设备拥有量较多的国家,1955年劳动部设立国家锅炉安全检查全局,开展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的监督管理工作。1960年制定了第一个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规程——《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后续陆续颁布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一系列安全技术规范。1982年国家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是第一部特种设备的管理条例。2003年颁布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13年6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升到国家法律高度。至此,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走上法制化管理道路。

     三、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管理的总体思路

     根据国际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情况,管理主体应遵守国内法律和项目所在国法律的同时,克服国内与国外特种设备管理法律法规的差异性困难,解决项目现场管理与国内企业总部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整合国内外特种设备管理资源,完善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和组织建设,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企业总部职能部门与项目现场的管理职责,建立管理考核与评价机制,实现创新式、标准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四、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管理的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按照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预防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发展的管理目标,逐步建立健全特种设备管理体系,在企业总部成立特种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或类似机构。该小组作为企业特种设备管理的领导与决策机构,由企业领导、高级管理人员、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特种设备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在对应的总部职能部门。该部门作为企业所属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特种设备管理的具体执行与实施。各国际项目子公司也设立对应的职能部门或专职管理人员。两级机构特种设备管理负责人员均要求进行培训,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A1证书,做到执证上岗。

     制定完善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08-2017)及企业内部相关制度要求,在广泛征求国际项目管理人员意见后,在企业总部层面制定特种设备管理办法。该办法对特种设备范围、管理主体、管理机构与职责、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与使用的资质要求进行了明确,并规定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等程序,建立了应急预案与特种设备事故报告等机制。

     国际项目所在国家或地区对特种设备管理另有规定的,可结合企业总部制定的特种设备管理办法一并执行。          

     五、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日常管理的信息化创新

     充分利用特种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特种设备管理工作方式的全面升级,提高工作效率。

     1.建立特种设备台帐

     建立国际项目特种设备台帐,详细记录特种设备类别、数量及到期安全检测时间等信息,建立特种设备履历卡记录特种设备安装、拆卸、调拨等信息。运行故障、检修、改造记录等,动态、全面地掌握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相关情况。

     2.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收集整理特种设备的技术文件、图纸;制造、安装单位资质文件;检测、试验报告;安全检测记录、安全附件校验记录;质量合格证书、使用维护说明书等资料,形成完整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

     3.建立特种设备合格供应商库

     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建立特种设备合格供应商库与考核评价机制。在年度供应商考核评价中,结合合同履约情况,对特种设备供应商从生产资质、设计能力、装备实力、制造业绩、财务状况、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技术水平等8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数据及时保存,评价结果应用于企业后续特种设备采购中,实现动态管理。

     4.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数据库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操作的从业人员必须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能从事相应的作业。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国际项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数据库,共享特种设备技术资源,严格落实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要求,进一步增强规范操作的意识。

六、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创新的关键点
     1.确立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的界定原则

     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界定原则:若项目所在国已建立特种设备管理法律法规,则同时执行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若项目所在国未建立特种设备管理法律法规,则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按照这条界定原则确定特种设备的范围,属于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管理范围的特种设备须遵照项目所在国要求执行,不属于项目所在国法律法规管理范围但属我国特种设备管理范围的须遵照我国要求执行。

     2.引领国内机构“走出去”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工作

     与国内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机构合作,引领国内机构“走出去”,严格执行国内特种设备定期检测规定,填补项目所在国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漏洞。鉴于项目所在国特种设备管理法律法规、相应规范标准及检测机构不健全的实际情况,公司积极与国内有资质、专业能力强的第三方监督检验机构联系,签订委托检测协议,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解决当地机构对某些特种设备无法进行安全检测的难题,保证特种设备运行安全。

     3.坚持特种设备安全附件定期校验的“冗余式”管理

     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主要是由压力表、安全阀、爆破板等组成,起着监测和保护特种设备的作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需要定期进行校验,确保附件性能质量完好,能够起到保护作用。国内由于安全附件校验方便,往往只配置一套就能满足使用。国际项目由于所在国无相关要求,也没有具备安全附件校验的机构和技术设备水平,所有安全附件都需要运回国内进行校验,运输时间较长,无法满足项目生产运行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冗余式”配置管理方式,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按照两套进行配置,一套使用时另一套则运回国内进行校验,始终保持在用安全附件是在校验有效期内,确保了特种设备的安全。

     4.实现国际项目特种设备“属地化”管理

     与项目所在国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合作,积极开展特种设备日常运行中的物理检测、隐患排查与维护保养等工作,实现“属地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5.实施特种设备管理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促进特种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企业总部应将特种设备管理纳入整体管理范畴,按年度进行考核评价,评选出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红旗设备等奖项,充分调动特种设备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管理创新的效果及意义

     保证国际电力投资项目特种设备运行正常,实现“零事故”管理目标,确保商业投资收益,创造经济效益。

     为中资企业探索国际项目特种设备管理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与国内专业机构合作,进入国际项目所在国实施特种设备管理与安全检测,对相关行业标准与企业“走出去”起到推广与引领作用。

     与国际项目所在专业机构合作,开展“属地化”特种设备管理,降低管理成本,促进当地社会发展。

     八、结束语

     加强特种设备管理,要融入企业发展模式,服务于项目现场,为国际业务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随着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的发展,对国际项目特种设备实现智能化远程诊断、控制将会逐步实现,特种设备管理也要适应新形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丁守宝、刘富君.我国特种设备安全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8,19(4).

     [2] 梁俊、陈国华.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9).

     [3] 仰燕兰.特种设备远程监控综合服务系统GPS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