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首页>通知公告>协会通知、通告

贯彻底线思维 推进协同共享 共克煤电时艰——专访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刘斯颉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18

 

贯彻底线思维  推进协同共享  共克煤电时艰
——专访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刘斯颉

     当前,燃煤发电企业受电力需求下滑、煤炭价格高企和深度调峰等因素影响,亏损面持续蔓延,亏损额持续加大,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煤电企业电力生产经营陷入困境,发电设备运行面临重大安全风险。目前,燃煤发电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煤电生产安全风险,中国电力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执行会长刘斯颉。
     煤电企业生产经营难以为继
     记   者:请谈谈目前燃煤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基本面情况。
     刘斯颉:当前燃煤发电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概括地讲就是:亏损面不断蔓延,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电煤供需偏紧失衡,设备隐患令人堪忧。
首先是亏损面不断蔓延。受煤价不断上涨和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持续走低以及深度调峰调频等因素影响,全国燃煤发电企业难以抑制亏损面蔓延势头。截止2018年10月底,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燃煤发电企业平均亏损面达58.94%,比上年同期亏损面增加了49%,亏损面最高的已向70%逼近。燃煤发电企业亏损面在持续扩大,且亏损额持续加剧。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前三季度仅五大发电集团燃煤发电板块共计亏损282.93亿元(2017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亏损额为132亿元);其次是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据本协会对五大发电集团的初步统计,截止2018年10月底,煤电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96%,部分煤电企业资产负债率已超过100%。目前,一些煤电企业资不抵债,已陷入银行停贷、无钱购煤、缺煤停机的窘境。部分资金链已经断裂的燃煤发电企业只得由发电集团公司进行委贷、担保,才能使资金得以周转,导致燃煤发电企业经营风险开始向发电集团层面蔓延,煤电企业资产负债恶化形势严峻;三是电煤供需偏紧失衡。由于近年来煤炭产业去产能力度偏大,导致电煤供应偏紧,煤价持续高位运行,港口电煤价格全年总体偏离绿色价格区间,较长时段保持红色区间高位运行,最高平仓价达到770元/吨,超出绿色价格区间200元/吨。中长期合同月度部分价格港口最高平仓价达到643元/吨,超出绿色价格区间73元/吨,煤价均创历史新高。华中区域一些电厂标煤价格一度飙升至909元/吨。同时,电煤供应也存在硬缺口,南方部分煤电厂即使从银行贷到钱也无煤可购,仅华能集团全年电煤缺口就达1亿吨;四是设备隐患令人堪忧。目前,为消纳新能源电力,参与调峰机组越来越多,调峰幅度越来越大,调峰时间越来越长。深度调峰调频对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和设备寿命带来诸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深度调峰运行造成机组频繁启停而影响其安全性,使得发电机定子线棒主绝缘与铜导体之间形成很强的剪切应力,严重时将导致主绝缘与铜导体分层甚至脱壳。深度调峰时还可使发电机定子铁心与定子绕组轴向产生膨胀差,导致发电机定子绕组松动而发生爆机事故。燃煤发电企业在生产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紧缩设备运维检修和技改经费,对发电设备往往是该修的未修、该改的未改,导致一些设备带病运行,这种“拼设备”的现象,导致发电设备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去年5月30日某电厂发生了汽轮机中压主汽门飞脱事件,11月份又接连发生某电厂发电机着火,以及某电厂汽轮机、发电机联跳停机的设备问题,发电设备潜在安全事故风险令人堪忧。
守住发电运维安全底线
     记   者:对当前燃煤发电企业面临的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应该怎样化解和防范煤电运行安全风险,守住发电生产安全底线?
     刘斯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底线就是不能突破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在当前电力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情况下,作为电力工业血脉和骨骼的电力设备,特别是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燃煤发电设备,煤电企业设备管理要贯彻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凡事不违背规律,不突破底线,以对电力事业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担当感,切实加强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坚决守住电力生产安全底线,防范和化解电力设备重大运行安全风险。
     要守住设备检修维护、技改基本费用的底线。设备像人一样是一个生命体,人不健康了要及时治疗,设备出毛病了同样要及时检修维护。检修维护费用是设备的救命钱,无论企业资金多么紧张,设备必要的检修维护费用要保证,即使压缩也要压之有度、压之有道,不能突破设备检修维护基本费用的底线。确保发电设备运维技改基本费用的投入。要按照《燃煤发电设备检修导则》规范要求,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对必要的设备技改项目要按计划安排改不能停,开展设备状态检测、状态评价,推行机组4万小时大修周期,推行优化检修,稳步推进状态检修,编制发电设备主机、辅机状态检修技术规程和作业指导书。强化能耗指标创优管理,推进能效标杆机组创建工作;推广宽负荷高效发电、广义回热,排烟余热深度回收等节能先进技术,开展重点机组节能技术集成应用;加强设备运行技术攻关,开展机组低负荷和供热系统经济运行、热网系统优化运行、环保设备设施节能和磨煤机无扰启停等专项研究。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升级;推进传统火电向智慧能源转型,建设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现代智慧电厂。整合企业内部检修资源,挖掘自主检修维护潜力,缩小检修外包工程范围;加强外包队伍检修管理,有效降低设备运维成本。鉴于当前电力企业“过紧日子、苦日子”的运营状况还将持续,各电力企业有必要对现阶段运行条件下的设备检修维护费用标准重新进行测算评估,核定出一个设备检修维护及相关设备管理开支的兜底费用标准。同时对各类设备的大小修费用和检修质量进行第三方后评价。作为电力设备管理的行业协会,将通过调研制定出一个电力行业设备检修维护基本费用定额标准,作为电力行业设备检修维护基本费用要守住的底线。对火电机组灵活改造,推进有条件的地区机组供热改造,推进生物质气化耦合发电示范试验,提高发电设备的适应性;积极跟踪各区域辅助服务政策,把握机遇、严控风险,研究推动燃煤机组灵活性工作;重点加强降低煤电机组最小技术出力、提高增减负荷速度、缩短煤电启停时间、增加AGC调频系统性能和AVC调压系统性能研究等相关技术研究。
     “共享+”行动助推电力企业提质增效
     记   者:协会在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上率先提出“共享+”的概念,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初衷和构想。
     刘斯颉:共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共享经济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共享经济健康成长,电力行业是一个同质化生产的行业,践行共享发现新理念、推行共享经济模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目前“过紧日子”的电力行业企业而言,发电企业的连续两三年亏损和电网企业的连续两年1%的电价降费,电力生产成本下降空间已经很有限,电力企业要从生产经营困境中突围,唯有眼睛向内,通过内部控潜,提质增效、降低电力生产成本,才是解决目前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之举,而推行共享发展理念,通过提高电力生产要素消耗的规模效益,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管理效率、推进技术进步、降低电力生产成本。因此,在电力行业开展“共享+”电力设备管理行动是适应能源发展转型和电力改革的新要求,促进电力企业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培育电力企业发展新增长点、新动能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要充分认识共享经济是为电力企业转换增效动能、降低生产成本的有力抓手;有利于优化整合全行业设备管理资源,提高设备管理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有利于实现跨企业跨专业的全面资源融合、技术融合、专业融合;有利于避免同质化的重复建设、重复投入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有利于推进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信息互联互通,有效破解因行业信息不对称而无谓的发生一些同类型化、同质化的设备事故损失。为此,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确定从今年起在电力行业开展“共享+”设备管理行动计划(2019~2021)。
     记   者:“共享+”设备管理行动所产生的效应是不言而喻的,请介绍“共享+”设备管理行动内容构成。
     刘斯颉:“共享+”设备管理行动架构可概括为1+20+3+15。即:1个大数据共享平台,20个成员单位(协会20个常务理事单位),3个资源板块(生产、基建、物资),15个领域(“共享+”设备运行、“共享+”设备检修维护、“共享+”设备技术改造、“共享+”技术进步、“共享+”设备工程规划设计、“共享+”设备选型、“共享+”设备工程安装调试、“共享+”设备工程验收移交、“共享+”设备物资供应、“共享+”备品配件余缺调剂、“共享+”专业培训、“共享+”标准建设、“共享+”专家咨询、“共享+”设备供应商信用信息、“共享+”国际交流合作)。
     在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领域推行“共享+”行动,是一项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安全效益、社会效益的好事、实事,只要电力行业广大企业形成共识,以“共享+”平台为纽带,以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为基础,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机制,把开展“共享+”行动作为新形势下提质增效、降本增效、开源节流的新动能,“共享+”行动就能汇聚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规模化利用资源的蓬勃力量,就能在助推我国电力工业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降本节流的征程上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