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首页>通知公告>信用评价>信用知识

信用的基本功能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24

信用的经济内涵和功能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得以不断丰富。信用制度是规范各经济主体之间信用关系的一整套规则,主要包括信用形式的确认、信用工具的采纳、信用活动的组织、信用法规的建立、信用机构的设置和信用管理体制的建立等内容。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制度之一。信用制度的这种基础性地位,是由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市场经济是要素所有者、生产者以及消费者之间在等价交换原则下作出资源配置决策的一种经济制度。与依赖于中央计划命令的计划经济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利益多元化、分散化、独立化,市场交易的过程也就是平等的市场主体形成和履行契约的过程,信用及信用关系则在联结市场主体利益和契约关系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方面,从规范意义讲,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合作基础上的经济制度,具有较高的信用要求;另一方面,从实证角度看,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主体越“守信”,信用制度越健全。

1.信用是一种社会资本

  人类社会有三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均对生产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资本是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可以有效地减少组织内部的“搭便车”行为,解决“集体行动的逻辑”悖论。同时,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信息流动,减少因信息不完全而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信用是社会资本在经济领域中的一种体现。尽管现代信用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规则,但它仍然根源于以信任和合作为基础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影响着个人博弈的预期和均衡,并通过信用制度安排固化和外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国家因历史、文化等形成的不同社会资本,也会产生不同的信用制度。

2.信用节约了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摩擦力”,信用就是市场经济活动的“润滑剂”。信用减少了市场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具体体现为:一是减少了交易发生前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节省了寻找交易对象的时间精力和增加了交易发生的机会;二是交易双方因存在信用关系而减少了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和决策成本;三是减少了交易完成后的监督成本以及因违反合同规定的交涉乃至诉讼成本,降低了交易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总的来说,信用使得市场交易对象的选择更为明晰稳定、交易的收益与风险更加确定,有助于扩大交易范围和提高交易效率。Arrow(1972)就认为:信用是一个社会经济构建和运作的润滑剂和包含于交易行为的基本要素;离开人际间的基本信用,整个社会的交易维持成本将急剧上升从而导致整个社会交易的衰落进而经济的衰落。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信用制度越完善,信用行为越规范,交易成本越低。

3.信用是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声誉机制

  从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都已经表明,专业化及社会劳动分工是生产力进步的基本源泉。但是,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市场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个人的有限理性特征也表明,订立消除了所有不确定性的完全合约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在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善契约条件下,信用所建立的声誉机制对市场交易的发生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信用信息及其评价是对企业、个体等市场活动主体有关行为信息的详细地、不间断地记录,形成了重复博弈和声誉传达的机制,从而降低了守信者的守信成本、增加失信者的机会成本和控制失信者的违约收益。尤其是,现代社会逐渐从“熟人社会”演变为“陌生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范围愈发广泛,全面、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将使得个别主体之间的一次性博弈转化为包含历史信息的重复博弈,因一次性博弈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将明显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讲,信用所体现的声誉传达功能也会使市场交易主体的诚信合作从外在约束逐步转变为内在需要。从信用关系发展的历程来看,交易各方在第一阶段是基于惩罚、回报、声誉等的理性计算;第二阶段则基于第一阶段获得的知识采取对策(信任和不信任);第三阶段则达成默契,即形成稳定的信用关系,这种合作与信任某种程度上即使脱离外在强制约束也可以继续存在。声誉已经内化于信用关系之中。

4.信用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首先,狭义的信用是一种支付手段,加速了商品和货币流通,促进了市场交易活动的扩张。其次,信用推动了交易方式的变革,增强了企业把握市场机会和应对经济风险的能力。第三,信用能够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促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

 

4.社会信用体系概述

   1.经济活动与信用风险及其控制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经济交易行为都是以信用为其前提条件的。对于信用内涵的界定,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从社会学角度看,信用属于道德范畴,其内涵是信任、资信、诚信;从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角度看,信用的内涵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信用主要是一个经济学词汇,用于描述市场交易中的借贷关系,从属于商品和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信用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能力,就是不用立即付款便可以获得资金、物资、服务的能力。

  信用的要素包括:授信人、受信人、付款期限、信用支付工具和风险。信用的主要形式包括公共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者个人信用。

  信用具备货币的一些特征,是可以用货币单位进行度量的,也体现了交易的债权和债务关系。但是,信用不同于货币,信用是一种有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而货币是法定的支付工具,是无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

信用与货币的不同之处在于,信用只是受信人对未来付款的一种承诺。换言之,信用方式改变了现金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付款形式,将其改变为“先提货,以后慢慢付款”的交易形式。显然,授信人对受信人付款的承诺承担风险。

  信用交易是以信用为交易媒介的交易种类,其特征是在交易中使用信用方法或信用工具。在市场上,最常见的信用交易方式是赊销、赊购和信贷。既然现金交易比信用交易安全,为什么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交易者采用信用交易的形式呢?主要原因包括:卖方扩大销售或者促销需要;向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好的支付条件;买方增大购货量,取得更大的批量购货价格优惠;方便的支付工具;受信人的理财便利;取得信用工具非常方便。

(1)经济活动日益信用化

  信用理论研究表明,一国信用经济成分的比例大小与该国的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两者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而且呈正相关关系。市场上信用活动的总规模与信用交易的结构深深影响着经济增长,甚至决定着经济周期的变化。

  经济学家把市场上的经济形态演进划分成三个阶段:以物物交换方式为主的自然经济时期;以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经济时期;以信用交易为主导的信用经济时期。对于任何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如果它的经济处于持续增长情况,那么市场交易形态的这种顺序变化是必然会产生的,也就是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活动日益信用化。

  经济信用化,主要指信用活动日益增加,经济交易中可以用信用来衡量部分的比重越来越大。经济活动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一系列过程逐步摆脱对经济主体自身积累的依赖,转而依赖于外部资金来源的融资。经济信用化程度,可以用信用消费和信用交易为标志的信用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来表示。

  当一国的市场交易形态从现金交易为主导转变为以信用交易为主导时,也就是50%以上的交易是以信用交易方式达成的,这个国家的市场就进入了信用经济阶段,或被称为信用经济时代。信用经济阶段是经济学家的一种提法,是市场经济向成熟发展的更高阶段。在市场经济增长的条件下,进人信用经济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该国的经济就开始迈进信用经济阶段的门槛。

  在信用经济时代,市场上适合信用交易的市场软环境生成,信用支付工具会大规模地发行,并被普及使用。该国市场规模的扩大和GDP的增长,信用交易成分做出了重要贡献。

(2)信用的贡献

  适度的信用经济规模和结构合理的信用投放,有助于拉动一国经济增长,带来商业的繁荣和就业的增加,有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信用工具的广泛使用,为资本转移提供了便利,会明显改善企业的销售方法;同时,消费者长期使用信用工具,也会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提高其购买力。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作用与贡献是很大的,信用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信用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必不可少的内容,研究与认识信用经济活动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3)信用风险

  如果过度发放信用,例如扩大信用工具的发放,使得市场上“信用总量”不合理地膨胀,则有可能带来阶段性的通货膨胀。

l)信用风险种类

  信用风险是一种双向的风险,最终会影响到信用交易的双方。在市场的信用交易中,失信是不道德的行为,它是信用交易发展的大敌。失信主要指不信守经济合同的行为,特别是不信守信贷或赊销类合同的行为。市场之所以存在普遍的失信现象,是因为失信行为成本很低,甚至获利累累。失信严重影响企业之间的交易速度、交易效率、交易规模、交易质量,破坏了经济主体之间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正常信用关系。失信严重影响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制约市场机制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客户到期不付款的风险是最主要的信用风险形式。

  按照授信人的性质不同,最常见的信用风险有两种,即商业性信用风险和金融性信用风险。前者指企业以信用方式销售,存在客户违约,不能支付货款或者拖欠的风险;后者指使用信贷的客户违约,不偿贷或者不按期偿贷的风险。在信用风险表现形式上,常见的商业性信用风险包括客户拒绝付款、拖欠付款、无力还款、不能足额偿付货款等情况,给赊销的授信机构带来潜在的损失。

  按照受信人的行为特点,信用风险又可以分为两种,即道德性信用双险和非道德性信用风险。前者指信用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受信方从一开始就打算违约的风险,或者对于是否违约问题毫不在乎,履约观念不强。这种类型的信用风险产生于信用交易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的可识别迹象。后者是指受信人不是出于主观愿望恶意违约,而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到期履行合约而给授信人造成损失的风险,具体可以细分为行业风险、政治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和经济周期风险等。

2)信用风险原因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信用风险源于信用交易中信息的不对称。信用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在一般情况下,市场中的信用信息流动是不对等的。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授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后,信息优势方可能会发生道德风险行为。

  但是,实践中产生信用风险的原因表现为多种多样,影响信用风险大小的因素也很多。总体来说,信用风险和影响风险大小的因素包括政治因素、信息因素、商业因素、管理因素等。根据信用管理实践,信用风险可以分成国家风险、行业风险、个体风险。信用管理行业对应上述风险提供各种各样的征信服务,力图帮助授信人规避或控制风险,减少授信人的经济损失。

  信息的不对称只是经济活动中信用风险产生的必要条件,其充要条件是不完全的信用制度及由此产生的不完全契约。如果要追求经济效用最大化,就必须有一个合适的社会文化基础,也就是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秩序和环境。

(4)信用风险控制

  信用风险产生取决于受信人的行为。有两个因素会左右受信人的信用行为:一是受信人主观意识的道德伦理因素;二是影响其行为决策的制度因素。正是基于研究信用风险的“伦理基础”和“制度安排”,形成了当代信用风险控制理论。

  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既涉及社会软环境的建设问题,也涉及社会微观主体自身的建设问题。

1)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手段,也是市场环境建设的基础设施。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失信惩戒机制将逐渐发挥作用。一方面,该机制会消除或缓解信用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另一方面,该机制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

2)提高社会微观主体的信用管理水平

  对于银行或工商企业等社会微观主体,源自客户的信用风险可以分为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微观主体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降低的风险,属于可控风险。对于可控风险,微观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自身的信用管理功能来降低风险水平,例如,严格执行授信程序的要求,执行标准的应收账款内勤催收程序等。像客户破产这样的风险,可以通过信用管理手段筛选出合格的客户,将来自客户的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不可控风险是不能依靠微观主体提高自身管理水平而规避的风险,客户的经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这种风险的大小。产生不可控信用风险的原因是客户经营不善,导致其运转不利,应付账款过多,无力偿债。对于不可控风险,授信者信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识别一笔信用交易的风险所在,决定是否应该使用信用保险或保理等风险转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