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首页>设备运维

华锐开辟海上风电“新蓝海”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8

       “2010年6月,上海东海大桥10.2万千瓦风电场项目34台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为当时正在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带去了清洁能源,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一道亮丽风景线。5年后,这34台由华锐风电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锐”)提供的SL3000系列离岸型风电机组全部顺利走出质保期,于2015年12月进入后运维服务阶段。”华锐总裁徐东福在6月7日举办的 “最美风电场”活动上如是说。

       上海东海大桥10.2万千瓦风电场项目位于东海大桥东部海域,是亚洲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我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项目于2010年6月8日全部完成安装调试、并网发电,2015年12月1日进入为期两年的后运维服务阶段。5年中,该项目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2082.4小时,累计发电量达到13.29亿千瓦时。

       攻克海上风电诸多难题

       为了解决高耸风机承载、抗拔、水平移位方面的技术难题,该项目采用了国内首 创的整机吊装技术——— “岸边基地组装、海上整机吊装”的吊装方法,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创造了一个月内在工装船上组装10台、海上吊装8台的纪录。这一成功经验也为未来海上风电机组的安装树立了标杆。

       “当时海上风电在我国还处于空白阶段,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每一个步骤的差错都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比如说风机基础建设,如果没有可靠准确的海底地质勘探,那么重几百吨的风机将有可能发生倾斜,沉入海底,损失将达数千万。”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浩翰介绍说。

       除了创造性解决安装难题外,华锐3兆瓦大型海上风电机组的成套技术开发及规模化应用,是东海大桥风电场项目的又一创举。据了解,为了克服风机在海上维修要求条件高、易受盐雾腐蚀、接入电网后的运行稳定性易受干扰,及我国海上特有的台风天气影响等难题,华锐研发采用了紧凑型风电机组驱动链及载荷分流技术、风电机组内设置大部件单元自维修系统、

       机舱换热防盐雾腐蚀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有些甚至达到了国内首创和全球首创,机组整体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在5年实战考验中,华锐34台3兆瓦风电机组全部安居海上,表明了华锐在海上风电中的整体实力。”徐东福告诉《中国电力报》记者,在成功的研发和运行经验基础上,华锐在东海大桥二期工程中成功安装了1台SL5000/128离岸风电机组,目前已成功运行3年,年平均可利用率达95.16%,平均利用小时数达2296小时,累计上网电量超过5200万千瓦时。未来,基于智慧风机理念,我们还将推出新一代SL5.X系列智慧风机,推动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

       运维服务成降本增效利器

       “华锐具有7年海上运维经验,在国内从事海上运维的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经营理念,海上运维服务已成为降低海上风电运行成本,提高风机发电效率的另一大利器,将实现客户和 华锐的双赢。”华锐子公司———锐源风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敬利介绍说。

       随着上海东海大桥10.2万千瓦风电场项目34台风机顺利走出质保期,并与业主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签订为期两年的后服务协议,华锐迎来了首个海上运维订单。据统计,风电场进入后运维服务5个多月以来,项目机组平均可利用率达到了98.52%,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

       海上运维对尚在兴起的运维市场来说,因难度大、成本高、人才少等原因成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一大瓶颈。在为东海大桥风电场项目提供质保服务期间,华锐建立了完善的海上风场运行管理模式和运维团队,保证了风电机组的高稳定性和风场运营效率。

       “海上运维既是华锐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可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服务支持,也是华锐进军未来海上运维市场的重要方面。未来,华锐将通过更全面的运维服务、‘套餐类’的运维解决方案、电量提升服务、软件服务等来实现全系列的运维服务布局。”王敬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