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

首页>电力要闻

协会活动更多>>

昔日华南大厂沙角电厂退役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10

    上世纪80年代建设投运的沙角电厂近日收到了“退役函”。

    2018年初,广东省政府签报通过“以气代煤等量替代,在原址或近区建设”的总体退役方案。在运行30年后,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火力发电基地即将完成自己的使命,退出历史舞台。

    粤电集团、深圳能源、广州发展等三家电厂股东同时在2018年春节放假前收到《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沙角电厂退役及替代电源建设工作方案的函》。函件要求,2025年底前,逐步完成沙角电厂全部10台机组退役工作,同步在合适地区选址建设替代电源,并做好相应的电网改造及职工安置等工作。

    时光倒转到1980年代。改革开放伊始,广东经济发展的最大痛点之一是缺电,沙角电厂由总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的煤电机组构成,位于珠江入海口的东岸,为当时的电力供应“解了近渴”。

    如今,珠三角地区迎来了新的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痛点也由缺电变成了空气质量压力,随之改变的还有煤电的地位。此时的沙角电厂已经全然无法享受当年那般被捧在手掌心的待遇,而是被列为新区规划的“限制性要素”之一。

    安排沙角电厂退役的过程正是经济发达地区面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和环保压力,加快清洁能源转型的一个缩影。

 

大发展时期的“顶梁柱”

    

    30年前的广东则只有“一盏红灯”——缺电。

    80年代初,广东电厂总装机容量仅350万千瓦,年供电不足160亿度,人均电力在全国平均线以下。改革开放后,大批海外加工业转移到广东,致使供电日益紧张,甚至“停四开三”。

    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2010年时对媒体回忆,中央于1979年7月15日以中发1979【50】号文件,批转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相关报告,1980年3月召开第一次两省工作会议。之前已经考虑到要先解决两省发展条件问题,比如物资、交通运输、能源等,这次会议提出抓紧解决能源和交通运输问题。

    沙角A电厂作为国家第七和第八个五年计划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选址筹建。1984年,由广东省政府全资拥有的沙角A电厂率先开工,安装3台20万千瓦国产发电机组,于1987年4月21日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1989年全部建成。

    当时50号文件里包括举办出口特区这一条,即特区内允许华侨、港澳商人和外国厂商投资办厂,实行优惠税率,可以从加工装配、轻型加工工业和旅游业入手,积累资金,逐步兴办技术水平高的项目,先在深圳、珠海试办,待取得经验后再在汕头、厦门举办。1983年深圳开始着手与外商洽谈引进外资建设电厂的有关工作。

    特区虽然急于探索引入“外资办电”,但国家刚刚开放,外资对政策抱着观望态度,对于电厂这样投资大、回收期长的项目尤为谨慎。这个时候,香港企业家胡应湘刚刚在广州投资建起了中国大酒店,酒店每天要耗去广州市百分之二的电力。看到内地电力供应的巨大瓶颈,胡应湘决心投资电厂,计划建设2台35万千瓦的煤电机组,这就是沙角B厂项目。

    但对于外商建设会否使广东省吃亏,是否需要这么大装机的电厂(当时深圳年用电量约几万千瓦)等问题各方持有不同意见,项目迟迟未被批复。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字,胡应湘与一批香港知名人士应邀参加了签字仪式。第二天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与胡应湘谈起沙角B厂的建设问题,毫不怀疑这间中外合作的发电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时任沙角电厂相关负责人曾撰文写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亲自将电厂地址从深圳境内的赤湾改为深圳境外的沙角,以腾出深圳特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时任广东省省长、副省长等领导亲临一线,协调处理沙角B厂项目事宜。

    根据沙角B电厂史料记载,1984年6月,深圳市与香港合和集团签订协议书,1985年3月8日,深圳经济特区电力开发公司(深圳能源集团前身)(甲方)与香港合和电力有限公司(乙方)正式签订BOT方式的中外合作兴建沙角获利发电厂“B”厂合同。1985年夏天,广东用电十分紧张,时任广东省领导批准B电厂提前开工。

    沙角B电厂的建设过程中,深圳方面只负责提供土地和运营的燃料,电厂的建设资金由港方负责筹集。电厂实行英国式管理制度,采用日本企业提供的技术和装备,并由日本企业负责监造。电厂建成后按照协议先由港方全权运营十年,十年后,港方将持有的电厂35.23%股权全部无偿地移交给广东省政府。电厂并网初期,年供电超过37亿度,为广东电网骤增四分之一的“新血”。

    这是我国第一个BOT项目,也是第一个以项目融资方式取得银团贷款的大型基建项目。它也曾承担了高额的汇率风险。据eo早前报道和资料记载,地方政府承诺,每年最低购电量为36亿千瓦时,电厂按1982年深圳向香港购电价,即0.41元/度,以人民币即外汇各半支付。

    由于项目融资使用了日元和港元的贷款,根据《广东省深圳沙角火力发电厂“B”厂购电修订合约》规定,汇率风险由中方负担。合同的固定汇率是:人民币1元兑日元91.3元,人民币0.28元兑港元1元。但由于在合作期间,港元和日元不断升值,其中港元汇率由0.28升值至1.07,日元由1元人民币兑日元91.3元变为1元人民币兑日元14.3元。深圳能源集团相关人士介绍,对于沙角B电厂的融资,中方承担了汇率风险168亿港元,其中港元电费汇率风险151亿港元、日元汇率风险17亿港元。

    开创先河的收益与代价同在。

    沙角C电厂是由广东省政府与香港合和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兴建的,采用与B厂类似的融资方式,广东省政府拥有控股地位并负责运营,合作期限为20年,此后其海外股权曾历经多次变更。

    三座分厂建成投运近30年来,所处地区经历了高速发展,沙角电厂也逐步稳定为约200万机组向深圳西部供电,另外200万千瓦为东莞地区提供电力。

    另一方面,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沙角电厂地处珠三角海岸线上,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此前多次要求三家电厂限期安装环保设施。其中,据其深圳能源集团官网介绍,沙角B电厂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先后完成汽轮机叶片、煤码头系列技改。2003-2016年期间,广深沙角B电力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投入约7亿元。

    2014年东莞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划定禁止燃用高污染燃料区域的通告》(正东府【2014】23号)中指出,禁燃区范围包括:莞城街道、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虎门镇(除沙角电厂群)、长安镇、塘厦镇、东莞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东莞生态产业园区、长安滨海新区全辖区,虎门港产业园区部分区域以及其他镇(街)建成区(含中心区)以上的范围。

    虽然沙角电厂群暂时“豁免”,但虎门镇已被列在禁燃范围内,环保压力可见一斑。

 

定调“以气代煤,等量替代”

    

    临近退役时间,煤电升级的路子走不通,地方政府新区建设日程逼近,什么样的处理方案才能折中满足多方诉求?

    2017年4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研究沙角电厂建设有关工作的签报》(签报20170471号)及省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广东省发改委随后委托中国能建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下称“广东院”)开展方案设计工作,涉及的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及地方政府多方参与。在一次工作会上,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提出,在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前提下,成果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2017年9月,广东院正式开展方案草拟工作。

    据方案的核心设计者介绍,沙角电厂退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根据目前的电力布局及供需情况,这里是否一定要建电厂。

    相关发电集团提出,三座分厂总员工3175人,离退休员工993人,家属5600人,如果完全拆除电厂,人员安置压力很大。

    对电网来说,完全拆除电厂意味着原负荷需分散到周边各条线路上,与此同时,滨海湾新区新增负荷预计需要200万千瓦装机支撑,而多条跨省跨区直流送电工程也经过东莞地区,随着征地、青苗等工作难度的增加,加上交、直流并行的电网结构,线路规划压力也很大。

    “退役替代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人员能否稳妥安置,电网能否稳定运行,如果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就不是最优选。”上述设计者指出。

    另外,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广东电源丰富,总体供大于求,短时间内没有必要再新建电源,而设计者则指出,全局状况不能代表局部问题,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完全拆除不补建电源的路子行不通。

    另一个焦点是“以气代煤”是否可行、合理。

    按照《沙角电厂退役及替代电源建设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考虑沙角电厂退役机组权益归属和电力流向,“以气代煤”包括两部分,一是在沙角电厂原址或周边地区建设200万千瓦气电机组,由东莞市政府会同粤电集团等单位提出方案;二是在深圳中西部地区现有厂址建设约200万千瓦气电机组,由深圳市政府会同粤电集团和深能源集团原则上按各自关停容量提出建设方案。

    拆除煤电,改用气电具有明显的优点:减少了占地(仅占用原电厂面积的8%),不占用海岸线,又能部分解决人员安置问题,等量气电也缓解了电网供电和电网设备建设压力。

    但沙角电厂稳定运行多年,已经度过还本付息阶段,且发电利用小时数在平均水平以上,盈利能力颇强。要转建气电,利用小时与电价存在不确定因素。

    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热电联产机组的利用率基本可以保证,且可由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批复,但目前沙角A厂只有1台机组接入供热管网,要做到200万千瓦均参与供热,难度不小;如果建设纯凝气电上网,一是需报国务院批准建设,二是可能将来要面临进入电力市场,与煤机同台竞争利用小时,降低上网电价的情况。

    气电成本高也是一大担忧。2018年3月5日广东省发改委《关于降低成本提高我省天然气利用水平的意见建议(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建议》)中提到,西气东输二线天然气到各市的综合门站价格为2.34元/立方米,其中,气源价格为2.08元/立方米,综合评价管输价格为0.26元/立方米;澳大利亚进口液化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油价挂钩,到城市燃气和电厂的含税综合平均价格为1.45元/立方米;海上天然气和其他进口液化天然气价格到城市燃气的评价含税价格为2.55元/立方米。

    对粤电集团来说,气电的经营风险较煤电要大。

    电网企业则担忧,2017年冬,全国多地出现“气荒”,天然气供应保障一下子成为热议话题,而目前广东省的天然气消费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发电用气又占到52%,是广东天然气消费量最多的行业,气源供应会否成为风险。具体到东莞,原本就以气电为主,而煤电比气电的运行稳定程度更高,从降低系统风险的角度看,不能说完全不要煤电。

    一位资深电力行业人士认为,不能否认煤电对系统稳定运行的作用,在发展清洁能源的同时,并不是要一股脑儿地排除煤电,相反,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他们之间仍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相伴相生”。

    根据《意见建议》,广东省的天然气供应能力倒是充足的,预计到2020年广东天然气供应能力将达到500亿立方米,且包括中石油西气东输三线等在内的多方都有意在广东建设天然气接收站,总体来看,天然气资源供应能够满足广东用气需求。

    2017年12月25日,广东省发改委组织各方向分管副省长汇报方案。粤电集团再次提出改建气电的困难。据与会者介绍,分管领导指出:“天然气成本问题不是你一家的问题,是全省需要解决的问题。”

    eo记者此前报道,2018年两会讨论会上,广东省省长再次将气价较高的问题抛在了全国人民面前。“如果气价能降到每立方米2块钱以下,就可以大规模普及。”

    3月发布的《意见建议》中提到,通过降低天然气价格,加快形成全省“一张网”,促进天然气利用扩大规模,若这三个环节降价均可实现,预计到燃气电厂或大用户的气价可控制在2.25元/立方米,电厂燃料成本约0.45元/千瓦时,再加上其他成本,燃气电厂上网电厂可控制在约0.6元/千瓦时。

    这次会议基本敲定了“以气代煤等量替代,在原址或近区建设”的总体退役方案。沙角电厂应于2019年底至2025年底,逐步关停全部10台燃煤机组。

    不过截至目前,东莞一边的气电厂址尚未确定。粤电集团的意见是煤电机组退役的同时,在原址同步建设气电机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选址、报批等流程的时间,对员工来说也更为便利。电网企业也希望供电时间可以做到无缝连接。而地方政府的意见是在周边拟选厂址。

    根据《工作方案》,将成立沙角电厂退役及替代电源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由省发改委主任任组长,同时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包括沙角电厂退役、东莞替代电源建设、深圳替代电源建设、配套电网改造、沙角电厂职工安置及土地开发利用等五个小组,推进下一步任务。

    土地开发利用由东莞市政府会同相关发电集团负责,充分利用“土地共建”政策,积极探索股份合作、产业招商、园区托管、现金补偿等模式,政企合作开发建设腾出的土地和岸线资源,并尽可能通过土地盘活形成的新企业、新产业安置分流职工。

    一位沙角电厂的从业人员透露,燃气机组需要的运行人数大约是煤电的1/3,多余的人将分流至集团其他电厂,或者和东莞市政府共同开发沙角电厂原用地。

    “一些岗位的从业人员去其他电厂应该也是从事原来或者相近的工作,影响不是很大。”上述人员说。

    但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人员减少,一些员工面临内退,甚至下岗,如果容量转移到异地,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次大迁徙,不是所有员工都愿意走的。

    历史已去,未来已来。由煤电到气电,又有多少未知的挑战。